华英证券总裁王世平 中国证券报·中证网

  北京证券交易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根据上市规则,北交所设置四套上市标准,更加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。与其他股票上市板块定位相比,北交所上市板块更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。

  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

  从各上市板块的定位要求看,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,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、经营业绩稳定、规模较大、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;科创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;创业板关注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,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深度融合;北交所则专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。

  主板、科创板及创业板较高的上市门槛对“专精特新”等中小企业而言不易达到,而北交所上市门槛则充分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,充分体现出其“更早、更小、更新”的特征。

  2023年2月17日,证监会正式发布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相关制度规则,为北交所在内的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  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推进北交所进一步高质量发展,2023年9月1日,证监会制定并发布《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》,为高质量建设交易所树立明确目标,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,北交所市场规模、效率、质量、功能、活跃度、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,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北交所品牌、特色和比较优势,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。再用5到10年时间,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、基础制度完备、品种体系丰富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、市场监管透明高效、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,带动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地、示范地、集聚地。

  为券商投行提供重大业务机遇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

  随着北交所的成立,我国证券市场日趋完善,呈现出上交所、深交所与北交所三足鼎立、各司其职的局面。近年来,北交所首发公司数量占比逐年上升,由2021年的7.07%提升至2023年1-8月的21.51%,由于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该类公司相比沪深交易所首发公司融资额较低,导致首发公司融资额占比提升较小,由2021年的1.17%提升至2023年1-8月的3.31%,北交所业务发展空间较大。

  2023年8月27日,证监会发布《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、再融资监管安排》,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,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,围绕合理把握IPO、再融资节奏,证监会根据近期市场情况,阶段性收紧IPO节奏,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,当前上交所和深交所IPO项目明显收紧。

  根据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意见,未来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将会大幅增加,融资规模、流动性等将会明显提高,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,保荐机构在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方面,将会产生更多业务机会。

  中小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3年3月1日,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,“截至2022年末,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,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万多家、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9000家。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,其中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,对改善民生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力量。”

 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,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,尤其是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在北交所上市,无疑为企业上市发展提供了更加适合的渠道和平台,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推动北交所业务高质量发展

 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,大力发展北交所公司上市业务,无疑为中小券商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。

  中小券商的主要股东一般为地方重要企业,在当地具有优势的资源禀赋和很强的品牌影响力,在服务本地中小企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,主要优势包括:依靠股东资源,投行+投资+产业赋能有效落地;本地化的业务团队,快速响应客户需求;业务和管理架构简单高效,项目执行力强;本地券商能有效协调资源,解决上市过程中问题等。中小券商应高度重视北交所业务机会,坚定不移地进行业务转型,将北交所上市业务作为投行发展的重点方向,充分利用北交所上市平台,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,推动北交所业务的高质量发展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入手:首先,基于自身优势,进行差异化定位。中小券商可以在产业链布局、经营模式、产品开发、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定位,与大券商形成差异化,重点强化特定业务领域,打造适合自身的业务模式,布局重点区域。

  以华英证券为例,公司总部设立在无锡,近年来“深耕无锡根据地”战略卓有成效,2023年1-8月在无锡根据地完成项目发行25单(其中股权2单,债券23单),合计承销规模152.1亿元,股债合计承销金额排名无锡市场第二位,尤其是“专精特新”项目,实现了快速布局和发展。截至2023年9月末,华英证券在服务无锡地区北交所业务上成绩优异:2021年助力吉冈精密成为北交所首批、无锡第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;2022年保荐完成无锡第四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方盛股份成功上市,以77天创造无锡IPO项目最快过会速度;2023年4月保荐海达尔成为无锡市2023年新增的第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;2023年9月助力科强股份成为江阴市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,以发行4家的优异成绩在无锡地区北交所IPO已发行6家中稳居榜首。

  其次,提高券商业务部门协同合作能力。注册制给券商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,券商应提升各部门协同合作能力,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,真正做到金融高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。

  以华英证券为例,公司携手母公司国联证券及其所属国联集团,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的大投行服务,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。通过协作,公司克服了单一牌照的劣势,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。根据Wind数据统计,公司2023年上半年IPO保荐家数进入全行业前18位,可转债承销家数跻身全行业第11位。同时,公司荣获多项奖项,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。

  第三,积极布局“投行+”模式。券商可以通过落地多个股权投资资金和组合基金,为优秀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深度挖掘行业和公司价值,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,助力北交所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
  以华英证券为例,2017年公司首创“投行+”特色业务模式,打通投行、投资及产业赋能等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。2019年,公司成功完成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的A股最大半导体并购交易,并助力牵引闻泰科技5G智能终端及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项目落户无锡,有力填补了无锡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产业空白,举力助推产业强市。2022年,公司成功保荐上市的北交所方盛股份和科创板隆达股份IPO项目均是“投行+投资+金融赋能”创新模式下的优异成果。截至目前,均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,成为无锡“投行+投资”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又一次创新探索。

  最后,为抓住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重大历史机遇,中小券商应加强以下三项工作,提高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能力。一是提升风险把控能力。全面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,券商要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,在申报阶段要加强合规风控,严防“带病”申报,同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,及时了解和掌握“窗口指导”意见。二是增加人力和资源支持,加强宏观政策、产业政策和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究。券商作为中介机构,应当充分重视研究业务,改变过往聚焦服务于卖方的业务模式,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与投行业务体系的联动,加强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,结合企业特点,帮助其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发展。同时,搭建北交所专业研究队伍,以“专精特新”为抓手,加大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究覆盖力度。三是加强估值研究,提升定价销售能力。与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相比,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总体偏低,在估值、定价等方面更加保守,这对券商定价销售能力提出考验。券商要结合公司行业属性、市场情况及融资需求等,加强估值研究,对公司进行科学估值和合理定价,保证顺利完成上市。

  展望未来,中国投资银行业新的时代已开启。作为券商,一方面应该继续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局,服务实体经济部门,助推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。另一方面,须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,使投行业务回归本源,尤其中小券商应积极转型,现阶段积极支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登陆北交所上市融资,更好地为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,既是重要的政治使命,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。